欢迎访问广州大学档案馆!

新闻动态

心中有爱,一生和顺

作者: 时间:2019-01-21 点击数:

2019年1月17日上午,广州大学档案馆馆长吴小强教授带领校史团队摄制组几位师生去拜访了老校友张鸣皋先生。张鸣皋先生于1924年12月27日在香港出生,今年已94岁。他12岁受洗成为天主教徒,守候广州圣心石室大教堂,作为宗教与政府之间的桥梁,曾担任第六、七届广州市政协委员、常委。1952年与其夫人李惠英女士结婚,相伴至今,其夫人今88岁。在采访间我们得知,两人育有一儿二女,分别在香港、深圳和广州工作。张先生是广州大学的老校友,1947年开始就读于私立广州大学法律系,直至四上(大学四年级上学期),共三年半时间,后因夜校关闭而肄业。

刚到张鸣皋先生家时,颇具西洋风格的建筑设计让我们惊叹。一进门是开放式的厅房,客厅正墙上挂有圣母像、十字架,通往房间的墙上悬挂着宗教画圣母玛利亚,桌上摆放着家人合照,四代同堂,其乐融融。暖黄灯光营造出了的温馨氛围,我们与张鸣皋先生一同在沙发就坐,开始访谈交流,夫人李惠英因中风后遗症行动不便,坐在一旁细细聆听。

张鸣皋先生对我们的到访感到欣喜,幽默称这是同门师兄妹的相见,兴致勃勃地向我们讲述了他传奇的人生经历以及在私立广州大学求学的相关事情。他思维清晰,耳聪目明,语言流畅,令人称奇。他总结自己人生说,心中有爱,一生和顺,与世无争。

                           

                                            (右三为张鸣皋先生夫人李惠英女士,右四为张鸣皋先生

 

                                        “质朴无华,求学务实”

 

undefined

              照片:张鸣皋先生28

广州大学创校之初,乃留美学人陈炳权校长仿效美国大学推广夜间上课,因主持之广东大学夜校解散,应学生要求创办广州大学,以利贫苦学生夜间上课。年轻时,张先生白天在广九大马路经商——做木材生意,后经别人介绍,慕名前往私立广州大学。他告诉我们,据说当时有10万人次进入广州大学学习,可见广大当年的社会影响和对国家的贡献。

问起其求学缘由,张先生笑着说当时的心愿非常简单:希望可以学习,获取知识,找份好工作,用粤语来说是“有好招待”。而广州大学的夜校,吸引了想“求学”的年轻人。白天上班没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夜校为他提供了提高学识和改变自己职业生涯的机会。他笑称这是“镀金”,其实一再强调希望可以在年轻时好好利用时间,并且很高兴可以有机会获取知识。张先生回忆起上广大时,他工作的木材厂位于广州东堤广九大马路,他走路到仰忠街广州大学上课,只要十几二十分钟。他白天在自己办的木材厂上班,晚上去广大法律系上课。白天上班,晚上上学,他求学务实的态度给与我们许多启发,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

入学后,考虑到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情况,他没有选择像物理、化学这样需要专业的基础知识的学科,而是选择了法律。在大四上学期,因为夜校关闭,所以他没有毕业,给他留下了些许遗憾。虽然岁月早已让他模糊了对专业知识的记忆,但他仍然记得当时的法律系主任陈梦周教授,对当时的老师印象极好。上学时,他曾听过陈炳权校长演讲,印象中陈校长高个子,高鼻梁,长得很漂亮,很有气派。20世纪80年代,他曾在广州市政协刊物《广州文史》发表过一篇回忆文章《陈炳权与广州大学》,该文也被收入《纪念广州大学建校九十周年文集》。他见过陈校长的长子陈天机、次子陈天枢、女儿陈天籁和侄儿陈天友,曾邀请陈天机回国在广州市政协作过报告,并在家接待过陈天籁女士。陈天枢是美国著名火箭专家,很少回中国。他对广州大学很有感情,他说是广州大学给予了他知识,让他有机会结交朋友,对他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

“心中有爱,一生和顺”

张鸣皋先生现在仍是虔诚的信徒,平时会去较近的教堂做礼拜,信仰是他人生的指引。在谈起自己人生中的坎坷和传奇经历时,他显得尤为平静。

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于憨厚提出建议,被以莫须有罪名逮捕,坐了一天牢。抗战时,在大陆乘车曾遇过翻车事故,幸而无大碍。十八九岁青年时,在香港沦陷的背景下,由于父亲在港患病,于是想偷渡探亲,不幸被发现。作为教徒,他佩戴着十字架,这引起了日本军的注意,质问他“你信吗?”,他答“我信!”,然后回答了偷渡原因。被羁押了一天后,他收到当时那个日本军官小乔仲南写的“情、爱”两字,随即被释放。他相信,是他虔诚的信仰使他获救。

50年代作为民主建国会成员,曾被打成右派,在文革中受难 ,他说“因为喜欢说话,受了苦”,随即补充道“一点苦,但是都过去了”。

信仰对他的人生意义重大。年幼时在教会学校接受的教育,对他的为人处世有极大影响,他认为:宗教的核心是爱,要发扬爱,与人为善,心平气和。

 安乐、无求、无怨无悔 、满足与感恩是他目前的状态。年轻时从香港来到广州,在顺天强木材厂工作,后来由于政府机构吸收工商届青年到公务员岗位任职,于是开始成为公务员,一直到退休。作为爱国会的副主席兼秘书长,他既是教徒也是爱国会的成员,是宗教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现在,他怀着感恩的心,感谢政府和共产党的优待,使自己可以拥有幸福的晚年。

在整个交谈过程中,其夫人始终保持着微笑细细聆听。在临走前,她用略带沙哑但真诚的声音对到访的每一个人表达了感谢:谢谢你们。在他们夫妻身上,我们看到了优雅与豁达的生活态度。张鸣皋先生说“陪伴她,是我的光荣任务”,他们始终贯彻着他们人生的信仰“心中有爱,一生和顺”,令我们感动不已。愿张鸣皋先生及其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和美!

undefined

                                                                                                (文:王惠婷  图:梁鈺姗、周密)

 

 

Copyright© 广州大学档案馆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联系电话:020-39366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