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6日上午,广州大学档案馆、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基建处三家单位,在行政西楼后座基建处419室举行“广州大学档案馆‘兰台文化’项目前期研究工作会议”,著名古建筑保护专家汤国华教授、赖晓青设计师,基建处林文杰科长,档案馆馆长吴小强教授和档案员李静等共同参会。
图1 会议现场
赖晓青设计师在会上着重介绍了兰台文化概念设计的背景和方案。档案馆综合档案室西面朝向学校湖面木桥,门前空地约300平,平面呈现凹形,是本校“一塔湖图”文化景观的重要构成部分。兰台文化“亭、廊、门、台”一体概念设计方案突出了本校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亭”即碑亭,庭院中心位置建造1座岭南风格的碑亭,亭立柱为花岗石石材,亭内树立青石石碑一通,其正面镌刻蒋介石先生为我校所题“化溥岭南”,其背面镌刻李济深先生为我校题词“学而后知不足”。“廊”,即围绕碑亭,按照余荫山房风格建造游廊,廊内开各种形态漏窗,窗间墙设置校史文化展览框,作为校史文化廊,供师生学习及休憩之用,廊可挡雨,廊立柱为花岗石石材,各柱之间设休息长凳。 “门”,即在庭院向西开口处,利用现有图书馆二楼横梁结构,仿造私立广州大学1940年代末广州东横街校本部大门,门采用花岗石罗马样式立柱,右侧挂“广州大学”繁体字校匾,门楣挂“兰台”匾额,在门右靠近综合档案室一侧建无障碍缓坡道,以便运送档案推车通行,门前为面向湖面的开阔地面。“台”即在碑亭与游廊之间设平台,铺设花岗石板,点缀若干盆景。最后,赖设计师给出了详细的概念设计图和项目估算。
图2前厅改造意向效果图(出处: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岭南建筑研究所)
图3 后厅改造意向效果图(出处: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岭南建筑研究所)
汤国华教授对项目细节进行了特别说明。一、鉴于场地的不规则性,兰台项目的中轴线采用错开设计。二、项目采用岭南传统材料。三、墙体采用漏窗设计。四、碑亭参照清晖园的八角亭而设计,底座用石,亭顶用木。五、第二个项目方案是,碑亭放中间,进门后隔着水看亭。
吴小强馆长感谢汤教授及其团队为本次设计所做的努力,很赞同汤教授的设计理念:突出碑亭,以其为中心。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作为参考:一、建议取消设计中的水体结构,因为根据档案的保存条件要求,档案馆需远离水源。二、无障碍通道放左边 ,这样更便于运送档案。三、项目区域有个化粪池,设计时需考虑如何避开。四、门口有井盖,设计时需注意。五、在入口大门横梁上写“广州大学兰台”。六、若经费紧张,可考虑保留前厅和碑亭,中间留出空地作为学生活动场所。七、兰台项目不仅是广州大学历史文化精华的浓缩,而且也是广州历史和岭南文化在广州大学的集中展示。
林文杰科长表示,设计院在设计的时候应重点考虑兰台文化项目与大学城现有市政设施的协调,并与档案馆的维修优化相结合。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校内师生的沟通,广泛征求意见。同时档案馆进一步完善充实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论述,为项目的下一阶段展开提供有力的支撑。此次会议对于优化兰台概念设计方案、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了积极作用。
(档案馆 李静供稿)